亲爱的任意门:滑板之路

August 27, 2023

        万物都有源头,自宇宙大爆炸的那一刻起,便注定了人类、历史、社会、文化等诸多元素如同滚轮般的不断向前推进。每一个事物或现象的兴起都会受到时代的推动,直至天时地利人和,掀起一场热潮。

       仿佛事先安排好了,我与滑板的初次邂逅纯属巧合。那是农历新年,我随父母前往朋友家拜访。门内迎接我的是一个年纪与我相仿的男孩,门外放置着一块滑板。看着着陌生的物品,我不自觉地抬起右脚,踏上了滑板。双手扶住门槛,左脚紧随其后。然而,只要我松开双手,滑板便在我无法掌控的范围内前后摇晃。为了制服它,我买了一块滑板,从此开始了与它相伴长达十余年的时光。

        之后的岁月中,我一有时间就会在YouTube上翻阅滑板视频。在我不愿意学习的时候,在不能漫游世界的时候,我一遍遍地看着视频。一个印象深刻的画面是,博主驾驭着小鱼板,穿梭于夜晚的城市街道,在霓虹灯的映衬下翩然起舞。当街道塞着车时,万物便如静止般,但滑板者像一只自由的鱼儿穿梭在车流缝隙中,在每一次几乎与车辆触碰的瞬间,轻松自如地转向。灯光如昼,世界似幻,唯一真切的,只有滑板。我爱上了这样的自由,也爱上了滑板。

        喜欢上什么,就会对他的过去感兴趣。我开始对滑板的起源产生好奇,想知道滑板是在什么样的机缘巧合下使被发明了出来。未查之前,我对背后的故事毫无了解,但一旦查阅起来,又发现这些故事像是意料之中。初版的滑板结构类似于踏板车:一块木板上装着铁制轮子,顶部附有手柄,还有一个可以控制方向的木制箱。据说,有些孩子玩坏了手柄后,干脆把它们扔掉,然后直接站在只装有轮子的木板上滑行。

图一&图二:以前的Scooter Board(图片取于网络)

        来到40年代末50年代初,二战结束后,随着经济蓬勃发展,美国的娱乐项目变得更加多样。这个时候,冲浪在加州兴起。但冲浪受制于气候因素,只要无法遇到合适浪潮,加州的冲浪爱好者们就无法冲浪。于是,新的创新又开始了。冲浪者们秉持着“将海浪的体验移植到陆地上”的信念,将冲浪板的底部添加了轮子,有些人则直接拆除了踏板车上的木制箱和手柄。滑板就这样成为了当时的陆地冲浪。

图三:改装冲浪板的这群人被称为”Asphalt Surfer” (图片取于网络)

        进入60年代,滑板摆脱了最初作为冲浪的替代品以及踏板车(Scooter Board) 残次品的身份,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名字,成为了一个崭新的运动。一些玩具公司迅速捕捉到了这一商机,开始大规模生产第一款的滑板,叫做“Roller Derby”,品名就是“Skateboard”。为了不再仅限于模仿冲浪的平面动作,设计者们对原本平坦的木板进行了创新,增加了弧度的板尾。随后,越来越多的新动作在这个基础上得以研发,轮子和轮架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改进和提升。

        回溯到二战时期,另一边的英国正在经历经济大萧条。社会上的青年对政府抱着极大的不满,他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空虚,因此急需一种宣泄方式。于是摇滚乐成为了他们的解药。通过歌词,他们表达了对制度不公的愤怒情绪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,代表着那一代年轻人反叛主义的朋克精神开始兴起。而滑板作为一项街头运动,在外界眼里也是一种破坏行为。在街道的角落,滑板手会在栏杆上、台阶上涂抹蜡,一次次撞击,练习招数。拥有着街头文化的滑板与主流文化背道而驰,逐渐被外界贴上了叛逆的标签。正是如此,滑板因为社会的意识形态,虽然本质上与当时的时代关系不大,却与时代背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,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。